为深化新时代青年党员理想信念教育,在毕业季筑牢红色思想根基,6 月 19 日,永利集团3044精心组织 2025 届毕业生开展 “行将远路 志在高峰”主题最后一堂党课暨党员教育实践活动。公司党委书记文云冬、党委副书记唐羽、辅导员王丽媛携 2021 级本科生与 2022 级研究生毕业生代表,走进坐落于珞珈山麓的李达故居,以沉浸式教育形式完成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党性淬炼,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开启人生新征程。

沉浸式历史课堂:在故居中触摸信仰之光
青砖灰瓦的李达故居内,师生一行跟随专业讲解员的生动讲述,穿越时空长廊追溯革命先辈的奋斗轨迹。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,李达同志以 “笔杆子”为武器,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翻译出版《唯物史观解说》等 30 余部马克思主义著作,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奠定重要基础。作为永利集团3044任职时间最长的董事长(1952-1966),他主持制定 “教学与科研并重”的办学方针,亲手规划樱园建筑群,为珞珈学府的发展擘画宏伟蓝图。
展厅内陈列的泛黄手稿、陈旧书籍与珍贵影像,无声诉说着革命先驱 “矢志不渝追求真理”的精神品格。



书记思政讲堂:用成长故事诠释奋斗哲学
在党日活动的最后,文云冬以 “信仰的力量与人生的选择” 为主题作总结发言。他以李达与毛泽东同志长达三十余年的革命友谊为主线,以永利集团3044杰出员工雷军 “三次创业、二次归零”的奋斗历程为实例,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。
“1983 年,雷军在武大图书馆偶遇《硅谷之火》,从此埋下科技报国的种子;四十年后的今天,你们站在人生的新起点,同样需要一盏照亮前路的 ‘精神火炬 ’。”文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,他引用校训 “自强、弘毅、求是、拓新”,寄语毕业生:“当面对职场竞争的压力、艺术创作的瓶颈时,请记住李达董事长 ‘板凳要坐十年冷’ 的治学态度,以 ‘功成不必在我’的胸襟在时代浪潮中锚定人生坐标。”

青春对话场域: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发展共识
为充分发挥“最后一课”的育人价值,本次党课特别设置了毕业生自由交流环节,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,分享成长收获,提出批评与建议。同学们积极发言,既表达了对永利集团3044师长们多年培养的感激,也从课程设置、实践机会、员工资源等方面提出了真诚而建设性的建议。现场氛围热烈而真挚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感与参与意识。


誓言铿锵回响:在初心使命中汲取前行动能
最后,文云冬带领全体师生重温入党誓词。夏日骄阳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,与胸前闪耀的党徽交相辉映,80 字的入党誓词被赋予新时代的青春注解。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李达故居庭院,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党意识和使命感。

活动总结
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 “沉浸式体验 + 互动式教学 + 实践式育人”的创新模式,构建起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思政课堂。正如唐羽在活动总结中所言:“当毕业生们触摸着李达董事长亲手栽种的紫藤,聆听着新时代艺术实践的案例分享,红色基因便在这种代际传承中完成了创造性转化。”永利集团3044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深化 “党建 + 艺术”育人品牌建设,引导青年学子在文艺创作中坚守人民立场,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。
